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国内外医疗基建推进的迫切性提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再次加大,这从两方面提升医疗基建的迫切性:第一,国际关系上,对外医疗援助尤其是对非洲等的医疗援助预计仍将进一步加大,习近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第二,国内来看,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具备自主可控和基建投资属性,在保护国内生物安全和基建投资托底经济双重需求下,建设疾控中心、疫苗接种体系等医疗基建预计将加速推进。
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和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行业空间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不到5%,较美国17%的占比仍有相当距离,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0%左右的占比对标,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全球2018年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6.5亿美元,年均符合增速4.1%;而我国2018年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为1.4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3%,预计2025年可达2.1亿美元,年均符合增速5.2%,高于全球增速。
医疗基建所涉及的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上。从投资角度来看,医疗基建所涉及的产业链主要与疫苗和冷链运输有关,包括疫苗、高端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低温存储及冷链等。疫苗主要受益于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对疫苗的重视和需求加大;高端医疗设备则预计随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相关流程规范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医疗信息化一方面服务于医疗卫生系统,另一方面大数据分析、信息溯源为提升生物安全研究效率;低温储存及冷链的需求提升则主要来自医疗基建推进后,国内外生物样本、医疗物资存储运输需求大规模增加。整体而言,随着医疗基建推进,相关产业链景气持续向上。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发展超出预期,经济出现衰退,国内政策出台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