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晶硅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差别主要在于原材料的制备方面,单晶硅是直拉提升法(以多晶硅为原料),多晶硅是注定方法,后端制造工艺只有一些细微差别。单晶硅光电转化率 16-18%,实验室最高转化率可达到 25%,光电转化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稍高;多晶硅光电转化率 14-16%,实验室最高转化率可达到 20.4%,光电转化效率稍低。 我国多晶硅产量连续 12 年位居全球首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2022 年多晶硅全球产量 100.1 万吨,同比增加55.9%,中国多晶硅产量约为 85.7 万吨,同比增加 69.4%,占全球比重在 85%以上。2022 年中国在产多晶硅企业 14 家,有效产能 116.6万吨/年,同比增加 87.2%。2022 年中国产能增加主要来自于通威、保利协鑫、新特能源、青海丽豪、亚洲硅业等新建产线投产,以及宜昌南玻、聚光硅业等企业复产。2023 年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量预计将超过 124 万吨。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报告,展望 2023 年,我国新增规划多晶硅产能 422 万吨/年,一期建设 181 万吨/年,多数在 2023Q2 后投产, 到 2023 年底多晶硅总产能可能超过 230 万吨/年,预计一期工程和部分二期工程投产后(2025 年前),全国多晶硅总产能达到 300 万吨/ 年,按 80%的负荷运行,多晶硅产量 240 万吨,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背景下,存在产能过剩、投资过热风险。 我国多晶硅市场集中度高。2022 年,排名前五企业为通威股份(产量 26.69 万吨)、协鑫科技(产量 16.92 万吨,包含联营公司 6.45 万吨)、大全能源(产量 13.38 万吨)、新特能源(产量 12.59 万吨)、东方希望,产量占国内多晶硅总产量 87.1%。其他二三线企业以及正在建设产能的企业包括亚洲硅业、丽豪半导体、东方日升、清电硅业、其亚硅业、信义晶硅、合盛硅业、润阳股份、吉利硅谷、内蒙古东立、晶诺新能源、南玻 A、上机数控、中来股份、赛能硅业、TCL 中环、宝丰集团、天合光能、恒晶硅业、阿特斯、润祥石英、中硅高科、天宏科瑞等企业。 多晶硅产能地区分布。由于电力能源消耗是高纯晶硅以及硅片拉晶制造的重要成本之一,如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综合电耗约占制造成本35%以上,硅片全工序加工成本中电费占比为 15%左右(硅棒切片环节 2021 年电耗约为 7.1 万 kWh/百万片),因此光伏企业往往选择电价较为便宜的西部地区投建生产基地,国内多晶硅、硅片产能相对集中于新疆、内蒙古、云南、四川等电价较为便宜的地区。其中新疆多晶硅产能占比最高为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