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最终途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投资标的,也就是经过行业分析之后,对行业格局中榜上有名的公司分析,熟悉具体公司的主营业务,了解它的技术、产品或服务,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梳理出一个公司的投资逻辑。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当然还有自下而上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熊市中尤为重要,因为熊市中从宏观上看绝大部分行业都不容乐观,如果因为行业不好就放弃对板块的研究,对公司的研究,往往让人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对某些成长性好的公司做深入的研究,往往会挖掘到新的机会,当然这种直接对公司研究的时候,并不是独立的只看一个公司,公司所在产业链的情况,上下游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都要一起研究,这样的投资分析才有意义。
对某个公司进行基本面分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它的股权结构,这个很重要,公司的大股东是谁,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大股东的背景如何,这些往往对公司的战略的理解,治理结构的理解都非常有用,如果一个公司的大股东就是它的创始人,那么创始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创业经历,在公开场合发布过什么言论,在上升公司以外是否还有其它产业,有多少比例的股权用于质押,股票质押的用途如何,是否大幅度卖过公司股票,是否有失信于投资者的行为等等。
公司概况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2003年公司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首家上市公司,经过多轮资产注入和整合,南瑞集团在2017年将11家电力 业务子公司注入国电南瑞,初步实现了集团核心业务资产整体上市。国电南瑞目前拥 有40余条产品线,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能源电力、工 业控制和电力智能化领域的绝对领军企业。
公司产品线涵盖发、输、变、配、用、调度等各领域,从电力生产、传输到分配全过 程,业务涉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超高压、高压到中低压的发电站并 网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特大型交直流一体化输电网;微型配电网的采集监测、调度控 制、继电保护等全系列电力二次技术、产品和服务,公司具备了全面支撑智能电网建 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引领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的能力。
自2017年大规模重组后,公司各业务发展较为稳定,近三年各业务收入占比变化并不 大。2019年,公司电网自动化实现收入184.97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最大,达57.21%; 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实现收入57.29亿元,占比17.72%;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49.84亿 元,占比15.42%;发电和水利环保营收占比最小,仅为5.37%。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第一大股东为南瑞集团,持有51.78%的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 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其直接持有国电南瑞5.45%的股权,并通 过南瑞集团间接持有51.78%股权,合计57.23%,公司股权分布较为集中,股权结构稳 定。
行业地位
公司在不同特高压保护 类设备中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市占率维持在40%-50%附近。尤其在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和母线保护设备方面,公司2019年的市占率都在50%左右,牢牢占据 龙头地位。
在变电站监控方面,公司仍然保持着超过50%的市占率,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四方继 保和国电南瑞占据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相较于四方继保,国电南瑞总体来看在各 招标项目的份额稳定性要更高。
电网信息化
根据国家电网2016-2018年社会 责任报告的数据,2016-2018年,国家电网信息化和通信项目的投资额合计分别为 110.73、123.70、117.60亿元,占电网总投资额的比例不足3%。
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方向提出后,信息化投资额有望出现明显提升,利好国电南瑞的信 通业务。根据国家电网规划,到“十三五”末,智能化电网投资额占电网总投资额比 重将达到10%以上,信息化投资未来空间十分巨大,2020年投资额有望迎来较大增幅。
1.预计电网投资总额在2020年以后每年3-5%的增速稳步提升,但会重点加强配电自动化、直流特高压、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等公司优势细分领域。各细分领域的行业复合增速将达到5-20%之间。公司在2017年重组后大幅提升了整体竞争实力,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2.国网明确提出2021 年初步建成、2024 年建成泛在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具体标准、业务还在摸索与起步。未来中国电力投资侧重用户侧、软件领域的趋势是清晰可见的,作为国家电网体系内二次设备和电力信息通信的龙头企业。公司在电力软件、信息化领域突出的竞争优势,未来将直接受益电力物联网的建设。
3.2020年国网公司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及电力物联网重点技术研究,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此前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目标具有一致性。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加快实现能源转型目标,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国家电网的信息化招标内容包括信息化硬件、信息化软件、调度类硬件和调度类软件,公司业务均有涉及,其中调度类硬件市占率最高,约为50%。长期来看,电力物联网发展趋势不改,公司相关业务增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