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情况介绍
智能手机业务
整体上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升,同比增长4%,第四季度同比下降6%,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品牌格局变动,头部手机品牌空出的市场份额,以及前五大以外的手机厂商出货量的缩减,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营收受到一定影响。2021年度报告期内,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收5.35亿元,同比下降10.73%。
2021年公司向客户提供了屏下相机、智能视频录像、AR黑科技等一系列新产品,也包括3D FaceID、针对视频录像的暗光画质、人像提升、3DAR应用的3D建模、AR纸片人、AR涂鸦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为智能终端提供了更强劲的性能。
光学屏下指纹方案落地,并已实现小规模量产。新一代产品是采用了缩小尺寸光学方案,现阶段在供应链方面公司在硬件上强化与镜头厂商的议价能力,并与芯片厂商进行定制化、深层次的合作。
公司ALS芯片,由于疫情原因,业务进度放缓。目前公司正强化供应链,公司第一代屏下光感+距离传感器二合一的芯片性价比高,第二代全新构架产品采用屏下光感+色温+接近光三合一的芯片,预计2022年下半年出样。
展望未来,当前手机厂商正追求三种差异化,第一是画质与用户体验的差异化,第二是视频相关应用的差异化,第三是内容创造的差异化,所以公司智能手机业务的发展也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是计算机摄影技术上要实现拍摄不同角度、不同物体均呈现极好的画质效果,第二是在终端消费者上,对于画质追求极致,实现照片零损的画质效果,第三是移动智能终端更加智能化,计算机摄影技术要随着传感器的发展不断迭代。笔记本电脑业务中,近两年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等场景快速普及,随着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公司会紧跟市场新需求,推出符合市场热度高的新产品。
智能驾驶业务
公司于2018、2019年开始布局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坚持以前装为重,后装先行的战略。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综合考虑智能驾驶市场需求、战略结构化发展前景以及公司后装客户业务波动产业链的芯片紧缺等等因素后,开始加快对智能驾驶前装技术智能人才的投入,并且持续创新,不断深化与主机厂商项目、Tier1厂商的合作。截止2021年末,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整体营收2007.05万元,同比下降69.55%,公司前装定点项目涉及长城、长安、长安新能源、上汽、理想、一汽、东风日产、岚图、合众新能源等多家车厂的多种量产车型。其中岚图项目的部分车型已经实现量产出货,考虑到结算周期的因素,营收预计会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体现。
当前,智能汽车行业正经历变革,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给公司带来新机遇。智能驾驶业务会是公司重要的发力点,未来将出去围绕智能化的发展不断深化与主机厂、Tier1厂商的项目合作,力争成为智能车载舱内舱外一站式方案解决商。
XR业务
公司AR/VR应用场景规划概括为“3+1”,产品内容第一是赋能虚拟视觉内容创造的工具,第二是XR虚拟世界接入设备的操作系统,第三是核心的算法引擎,提供支撑虚拟世界运行的软件技术。公司基于三个核心技术的产品,拓展涵盖相关设计与服务等的衍生业务。在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汽车业务中VR/AR技术都是重要的核心。公司提前布局AR/VR相关技术,包括AI、电子游戏等,已经在日本客户、三星手机等成功应用。
二、Q&A
Q: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在2022年是否有修复的趋势?能恢复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A:公司2021年手机业务比较艰难,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后续会不断释放手机业务端的承压,预计未来手机业务向好,修复趋势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切的时间。
Q:公司汽车业务拓展的进度如何?有无与造车新势力达成合作?
A:公司2021年业务主要集中在前装拓展,营收端主要贡献来自于后装,前装还未体现,2022年前装业务收入会逐步体现。公司前装定点项目涉及长城、长安、长安新能源、上汽、理想、一汽、东风日产、岚图、合众新能源等多家车厂的多种量产车型,这是公司目前拓展的情况。2022年重点会逐步向合资品牌、国外拓展,目前在接洽新势力。公司2021年汽车业务新增50个车型的目标已经完成。
Q:公司智能汽车业务中除了以DMS为主,还有ADAS相关的业务吗?
A: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最早是以DMS、OMS为主,ADAS是近几年逐步向舱外产品渗透,渗透进2021年第三、第四季度中新签的合作厂商的部分产品中。比如AVM、BSD等是在合作范围内,未来会在后续车型中逐步渗透。
Q:公司智能车业务中,车厂的交付周期有没有变短?单车价值量有没有上升?
A:目前公司上量和出货的产品是在2018年、2019年签订的定点项目,涵盖了前期的八大产品销售,八大产品价格区间在几十元人民币到两百元人民币不等,全部打包价为两百元人民币。2021年后,考虑到市场需求以及公司增加的新功能,单车价值量会逐步上升。从历史数据上看,单个功能的平均价格比较稳定,单车价值量的提升由功能数量的提升来决定。
Q:公司XR业务上预计什么时候可以项目落地?
A:XR会规划在公司AR/VR这一类业务中,目前整个产业发展较快,公司要实现很快的出货量的提升,还需要时间。目前与厂商的合作基于技术研发,处于前期战略合作阶段。
Q:公司ALS芯片的量产进度如何?流片良率、封测情况如何?屏下ToF的量产情况如何?
A:公司ALS芯片进度目前已过流片的环节,处于封测线的阶段。现在ALS芯片是第二代的三合一功能的芯片,从设计到封测的整个环节,预计2022年下半年会有ALS芯片样品。屏下ToF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在业务模块上是混合在手机视觉的软件中,其业务量和价格都是打包在整个业务模块中,无法单独估计。
Q:公司汽车业务中舱外业务如何拓展?舱外业务的拓展中是否需要高通8295等高算力芯片的出现?
A:公司智能车业务的发展方向是从国内至国外、从舱内至舱外,与高通业务的紧密合作也主要是基于舱内,合作中8155的渗透率很高,目前8295系列也是在与高通合作。公司与高通的合作已经非常深入,同时高通也有舱外业务规划,所以继续保持合作会是更好的选择。
Q:公司去年汽车业务目标是50款定点车型,2022年的这方面的规划是怎样的?
A:公司去年50款车型的目标已经超量完成。新一年的计划会继续向平台渗透,向更多的车型尤其是一些上量的车型上去渗透,同时也重点拓展国外车型以及一些中外合资车型上。
Q:公司研发费用率会怎么变?
A:目前研发费用和研发薪酬都有小幅度增长。从结构上看智能驾驶人才的薪酬比较高,但是从公司人力费用上看,公司研发的边际成本是比较低的,后续考虑到新业务的营收后,其利润可以较好的覆盖研发成本。研发费用在绝对值上会继续增长。
Q:今年新上市的智能汽车中有没有哪些汽车是搭载公司的算法?
A:公司在2021年第三、第四季度中增加了东风日产、长安两个车厂的项目,具体搭载的车型无法披露。目前上量的车型,2022年覆盖较多的头部车厂是长城,早起签订的DMS、OMS项目的一些车型,还有一小部分项目合作是长安的一些量产车型。
Q:公司与车厂、平台的关系如何?
A:公司在选定芯片平台前,已提前调查市场,了解芯片平台的市场表现、市场渗透率等。芯片平台的选择主要是由汽车主机厂来决定,公司在车厂客户选择芯片平台的过程中,完善方案,最后配合芯片平台和车厂提供产品。
Q:公司2022年Q1相较于2021年Q3、Q4是否有明显的改善?
A:手机业务上,2021Q4荣耀起量,公司与荣耀的业务业绩会在2022年Q1得以体现。汽车前装业务上也会在2022年Q1得以体现。
Q:公司2021年定点的50多款车型的销量如何?
A:车厂生产周期从定点到量产需要二到三年,去年定点的车型还无法统计销量情况。目前从公司智能车业务上来看,市面上量产的车型的主要是长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