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行业研究开始。价值投资入门的最佳途径,就是选择几个投资者可能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产业分析,从阅读行业报告开始。
价值投资培训的第一个投资分析的环节,就是让把行业研究作为价值投资入门的一个重要途径。
行业研究有一个固定的套路,那就是对产业政策,行业空间,行业增速,行业壁垒,行业格局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涉及到的数据最好能够记住。
互联网医疗的业务具有天然的区域聚集性:医疗资源具有天然的稀缺性,线下医疗资源对于医疗服务的重要价值将长时间存在,且难以被替代。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建立患者与合适的医疗资源之间的关联链条,提升患者与医生双方的体验是互联网医疗重要价值所在。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医疗服务具有区域性,既是一种客观需要又是一种制度设定。其区域性本质上由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有效距离决定,在此基础上,整个医疗体系的设定围绕区域来进行:医保支付的区域统筹、医院药品采购的区域统筹。因此,我们认为,能够深入线下环节并形成高度粘性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必然具有强烈的区域属性。
打通公立医疗体系与患者,医疗信息化厂商极具区域互联网医疗平台禀赋:医疗信息化厂商在区域中具有深厚的资源积累,具有打通医疗管理部门、当地医疗机构、地方政府、医保管理部门等多方利益格局的禀赋,有望打造多方共赢格局:高级医院负责疑难病症,获得合适的患者;基层医生转变为家庭医生,获得业务量提升;构建双向转诊通道,改善患者看病难的问题;药品流通厂商获得精准的营销途径;医保更有效地控制赔付费用。
对接医疗资源与患者,区域互联网医疗平台变现途经丰富:区域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医院资源,沉淀的医疗健康数据,形成的多方共赢的体系是吸引患者入驻平台的关键,患者的健康管理、分诊、转诊、康复通过平台来进行优化,在此过程中对接了公立医疗体系中的处方流转、健康档案、医保支付,公立医院资源,从而形成对于商业保险、药品流通厂商、健康管理机构巨大的吸引力,通过患者支付、保险转移支付、药品流通环节来实现变现可以期待,平台既有望以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获得分成收入,也可以在平台上提供自有的健康管理、药品电商
互联网医疗平台对接的患者与医疗资源越丰富,变现能力越强:药品流通厂商需要区域的处方流动,医保对接,用户粘性来最大化2C 的药品销售,保险厂商需要区域的医疗数据、医院网络的支持来进行产品的销售、核保核赔,赔付费用的控制。因此在平台上沉淀的患者数越多,医疗机构网络越发达,其对于药品流通厂商与保险厂商的议价权越强,单个客户的AURP 值就越高。考虑到商业健康保险潜在约8000 亿保费收入规模,药品流通约1.3 万亿销售规模,个人健康管理支出约4500 亿市场规模(以占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15%预计),共2.5 万亿市场空间,若以10%的互联网平台渗透率计,则潜在约2500 亿元的收入规模,有望支撑数个千亿市值的龙头厂商。
具有综合产品能力与跨区域优势的医疗信息化龙头竞争优势显著:随着医改的推进,获得在大型区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运营权的企业具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我们认为,医疗的区域属性为众多的中小医疗信息化厂商创造了向区域互联网医疗平台转型的机会,但同时,传统医疗信息化龙头厂商将有望形成龙头竞争优势,扩大覆盖范围,形成更加集中的竞争格局:1)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有望成为重要的抓手: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对接区域内的所有医疗机构,并通过卫计部门从上至下推进,最有可能成为当地卫计部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建设方和运营方。2)越是大范围的平台统筹与运营,卫计部门越信任具有综合产品体系(医院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应用)、跨区域的网络布局、长期的医疗行业积淀的龙头厂商。等服务来获得收入。
互联网健康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域分配不均、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优质医疗服务机构的代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截至2016年底,中国三甲医院有2,232家(占医院总数7.7%),同时期中国年门诊咨询量为32.7亿人次,三甲医院接待了其中的16.28亿人次(占比49.8%)。中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就诊患者通常更愿意去头部医院。互联网健康医疗利用互联网、AI技术对传统医疗体系起到补充和优化作用,有助于缓解线下压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8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预测为10.8万亿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26.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约12%。其中,中国互联网健康市场规模在2018年预测为210亿元,预计到2026年增长到1,980亿元,年复合增长约33.6%。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包括在线咨询、健康管理、药品B2C业务、在线广告及营销推广、保险合作以及病人导引。其中,在线咨询量于2018年预测为3.72亿次(约占线上线下总咨询量的4.3%),预计到2026年预计达42亿次(渗透率提升至29%),年复合增长约40%;药品B2C业务GMV在2018年预测为350亿元人民币,预测到2026年复合增长超40%达到6,723亿元。
政策支持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相关政策及监管细则逐渐落地。2018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医疗健康政策,《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国家对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态度。特别是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首次明确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强调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9月底之前完成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
医保政策逐步落地,对互联网健康医疗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互联网医疗风口属性不变,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额大幅增长。根据IT桔子数据,2014-2018 年期间,互联网医疗行业资本市场火热程度总体呈现波动趋势。2018 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生 36 件投融资事件,融资金额为 98.84 亿元,相较 2017 年融资额暴增,但融资企业的数量却大幅下降。我们认为,近 5 年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投融资整体规模较小,以平安好医生、丁香园为代表的公司在商业模式和用户运营方面的探索和积累,行业将持续保持资本热度。
头部公司经营向好。2018 年,伴随着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微医 Pre-IPO 融资,好大夫在线、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多个平台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可以预见,行业接下来的竞争将是围绕用户入口和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是真正回归医疗本质的竞争。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公司 2019H1 实现总收入人民币 22.73 亿元,同比增长 102.4%;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持续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3.36 亿元,同比增长 80.5%。
互联网医疗多年难破“盈利之痒”。多年来,互联网医疗行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然而,行业中能够实现产生规模化收入和可持续盈利模式的公司寥寥无几。对于纯线上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很难获得高客单价和盈利。因为在医疗行业以往的盈利的空间还是在医药和诊疗上,诊费占比很少。核心业务需要企业跟医院形成协作导致赛道中多数公司的盈利模式尚在探索阶段。
核心原因:医院掌握核心资源,互联网医疗无法触及核心业务。我国医疗行业的现状决定了,在企业与医院合作中,公立医院体系长期处于强势的一方,掌握核心资源。互联网医疗企业与医院的合作如果只停留在帮助挂号、问诊的层面,没有触及核心业务,也无法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 最终,容易造成企业签了一堆医院,却什么也没干成的尴尬局面。
如何破局?1. 改变医院强势地位;2. 医疗大数据将在医院与医保层面部分开放使用。
1)医保局的成立将改变医院的强势地位,使得公立医院控费成为新常态,医院将高度配合医保局进行医保控费;
2)医保与医院双管齐下建设医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政策与成本的压力下,医院将更有动力对医疗大数据部分开放使用。
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报销,“互联网+ 医疗”迎来拐点。7 月 31 日,国家医保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 2056 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互联网医疗收费细则正在制定,已经形成了初稿,等待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22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对比此前的二审稿,“开展远程诊疗、远程影像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写入了三审稿。目前,四川、甘肃、广州、贵州等省份全省或部分地区已出台线上问诊、远程医疗定价及报销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政策与成本压力下,医院 在创新业务层面合作意愿或 增加。2018 年是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大年,政策放开给予医院开展创新业务空间。4月 2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紧接着《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相继出台,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在实体医院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在线开具
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
远程医疗将 成为 互联网医院的重要变现模式 。远程医疗在现有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中,价格较为明确,模式较为成熟,医院、医生甚至医疗信息化公司可多放参与分成,是互联网医院的重要变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