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绩回顾:2020Q1-Q3情况
Q3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助(航线补贴、香港就业补助)税后6亿
2020Q1-Q3,时效、经济、快运是增长表现最好的三个产品
二、分产品收入情况
时效件:持续得益于网购渗透率的提升,消费品相关品类增速较高,消费品贡献了Q3时效件收入45%的增长动力。7-8月份,洪水影响部分特色经济的业务,9月双节来临,时效件增速回到比较高的水平。
经济件:2020Q1-Q3收入增速接近70%,主要是特惠专配增速高,贡献了超过一半的件量增长,这个增速有效扩大了我们的网络体量,提升了我们的规模效应。
时效件规模效应没有时效+经济两个产品的规模效应明显,两个产品在一个大网里面运作,成本上有更多节约,经济件也帮助时效件优化单件成本。
快运:2020Q1-Q3收入增速接近48%,Q3快运直营和加盟自然日均零担货量达到3.2万吨,9月达到3.8万吨/+81%,保持行业领先,市场份额也逐步提升,资源投入也在持续,Q3全程时长环比缩短了2小时,质量得到较好提升。
冷运:2020Q1-Q3收入增速接近33%,其中生鲜速配因为洪水影响在7、8有有所下滑,在9月恢复,食品和医药由于疫情的影响,增速仍然较高。
国际业务:2020Q1-Q3收入增速134%,全球疫情影响下,客运还没有恢复,Q3国际货运需求相比上半年增速有所缓和,但公司货代业务还是有收益,近期在国际仓储B2B(尤其是英国、印度)随着客户的走出去战略,我们在仓配一体化等跨境业务供应链上的能力有所增强。
同城业务:2020Q1-Q3收入增速为62%,主要分三个类型:(1)KA大客户(2)中小商户(3)个人跑腿服务
Q3中小商户和个人业务增速非常高,实现了翻倍增长。
同城业务也能和大网很好的协同,完成了大概100万票/天最后最后一公里配送。
供应链:2020Q1-Q3收入增速为47%,主要是DHL的贡献,新夏晖Q1受疫情影响较大,Q2-Q3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未来策略:追求多元化、高增长,继续丰富产品矩阵,给客户全方位的服务,在每个产品上都有一个有意义的规模在优化单位成本。
三、疫情影响:明年不可持续
2020Q1-Q3,疫情之下的优惠政策和额外支出给归母净利润带来的净贡献大概为7亿元,约0.5%利润率。全年预计达到10亿元(归母净利润口径)。疫情带来的正面影响明年不可持续
四、毛利率情况
Q3毛利率环比Q2下降近4个百分点,原因:
(1)多元化以后产品结构受到影响
(2)为减少Q4高峰期临时性资源的投入,Q3前瞻性投入增加
五、营业成本变动分析
社保公积金减免:大型企业2-4月减半征收,中小微企业2-6月免征,顺丰有些牌照归类为大型企业
外包干支线单价上升——9月份外包价格比平时高8%-10%
场地按规划节奏投入——Q3提早对临时场地投入,今年在中转场自动化设备改造上也投入较多,额外折旧开始在Q3反应,与Q2相比增多。
六、净利润情况
七、费用
管理、销售费用每个季度都有一定下降
财务费用占比下降:可转债大部分转股
研发费用总投入:资本化费用+运维费用,维持在收入的3%
八、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负债率:可转债转股,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Q3不到50%
债务总额减少,年底之前预计快运有30亿可转债转股,年底之前会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至不到48%。
经营现金流增长趋势和利润增长趋势基本一致
投资现金流:168亿,其中93亿是理财在会计口径上归类为投资流出,投资在飞机(15亿)、分拣中心及仓库(28亿)、土地(10亿)、设备(8亿)等,Q3在投资并购款上没有太多流出(只有5亿)。
九、问答环节:
1、Q3时效件、特惠专配的日均业务量及增速表现?增速背后驱动因素?
7、8月是传统淡季,同时有洪水的原因,表现较为平淡,9月由于双节,恢复较好。
Q3自然日的业务量是2200-2300万票/天,其中时效件950-1000万票/天,特惠专配700-800万票/天。
时效件驱动因为:(1)Q3行业整体增速好,达到38%,市场需求好;(2)主要驱动因素是消费类商品增长,消费类商品寄递量增速维持在53%,未来对消费类商品寄递有信心 ;(3)食品类是很好的增长品类
2、丰网发展情况?
出发点:补齐多元板块,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定位:主打性价比高的经济型快递产品,顺丰一直突出时效确定、服务稳定的特点
定价:遵循市场规律
目前在部分地区试运行,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会和大网的资源协同,整合现有的资源,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加盟商:优先考虑有行业从业经验、资金实力、有客户资源、认可公司文化的合作伙伴,对顺心捷达开放优先加盟权限
资源投入力度:还没有起网,还在讨论中,预期年底、明年初起网
3、公司整体网络产能利用率(车辆、转运中心、干线、末端等环节)?明年对产能的规划情况,双11产能安排?
今年最大的区别是:年初开始做快慢分离,公司经营方针上从以前只是对时效、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现在也会对成本、规模效应关注更多。产能利用率是O线非常关心的指标。
(1)干线、支线车的装载率
(2)中转效能、收派
以上指标向好,尤其是派件端,人均130票/天,同比增长10多个百分点
中转效能也高个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车的装载率在提升,干线装载率70%左右,近期装载率有些回落,主要是车型变大,实际吨公里成本有所下降。
双11备战:中转场自动化比例会大幅度提升,新旧改造的中转场合计有60个,10月每天都有新的中转场落成,就是为了应对双11,提升产能。去年更多是租临时场地,增加人手,用非自动方式来应对,人工成本很高,今年是靠自动化水平提升去消化。9月份双节也是小高峰,也算压力测试。
4、时效网络和鄂州机场的投产展望?鄂州机场投产后是否有助于提升时效网络效率和时效达成率?
(1)物流快递化,快递占整个物流的5%左右,未来会提升
(2)消费会加速转向线上化、个性化、定制化
(3)供应链模式会有改变
以上3点对多元化时效件产生持续旺盛需求,货运航空领域飞机、飞行员、航空时刻都是稀缺资源,所以几年前布局鄂州机场,未来能确保顺丰能进一步稳定时效,提升时效件的占有率。
机场2021-2022年试运营,非常欢迎跨区域高端产业在鄂州周边设仓、中转
5、新业务发展战略?
新业务发展较快,原本预计在疫情中受冲击较大的,但是增长非常好,原因:
(1)品牌商希望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是综合的、多元化的,提供一站式服务
(2)同行可能都是走单一产品路线,现在也意识到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性,也在往综合物流方向迈进,但顺丰发展的更早,已经在好几个行业——快运、冷链,做到行业第一,有先发优势。
快运、供应链都是万亿级市场,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今年到明年给到新业务发展的KPI还是以市占率、收入为主导的,快运业务从去年12月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做到盈亏平衡,已经有一定的定价权,但接下来,公司还是希望快运等新业务高速增长,提升市占率,哪怕价格上更激进。
快运:Q3快运两个平台零担货量已经达到3.2万吨/天,增速达到70%,增长趋势在加速,9月3.8万吨/天,同比增长80%,是快运市场增长最快的公司,货总重量、收入、件量均是行业第一。
6、Q1-Q3有7亿来自国家政策补助,政策带来的社保、增值税减免分别有多少?
增值税减免涉及到的客户比较多,而且销项减免伴随一定进项的转出,所以统计具体数据比较复杂。
毛利方面,9个月总体政策影响是11-12亿,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大概是7亿。
7、双11有两轮预售,展望11月份整体业务量,特别是时效件业务量?
预测总体件量增长双11峰值会增长2倍
估计特惠专配的增幅会较高,时效件消费品比去年更明年,会有翻倍增长。
双11成本会比平常要高很多,虽然时效件增速高,但利润率不一定保持和平时一样。
8、税率:Q3有32%,为何?
今年Q3税率是32%,去年同期是25%,是增长较多的,原因:
(1)新业务在一步步实现财务核算独立,牌照下来后,形成新的经营主体,重点投入的主体很多是亏损状态,这些亏损以往可能都实现利润冲销,但现在装在一个独立牌照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上我们看得比较谨慎,新业务可能在某些区域还是会持续投入的,所以我们在一部分牌照下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所以总体对税率有提升作用。
(2)去年有些免税的收入,今年没有了,境外发生的某些投资业务是免税的,今年也没有了。
总的来说,往后看,预计很难回到25%的水平,可能在25%以上,主要原因是新业务牌照的亏损,暂时保持谨慎态度,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可能再过半年到一年,我们再回顾新业务的情况,有可能把递延所得税确认,税率会比较接近去年的状态。
9、资本开支,Q4有多少?投入到哪些方面?明年投入节奏?
Q1-Q3投入占收入比重为7%,全年预计会达到8%,投入资产分布主要还是产业园项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