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一季报超预期:A股上市银行1Q20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8.2%(我们预计增长7.3%),平均营业收入增速11.0%(我们预计增长8.5%),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bp(若剔除一季报不良波动较大的交行,则较年初持平,我们预计持平),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3个百分点至266%(若剔除交行,则较年初上升4个百分点,我们预计持平),净息差环比4Q19下降2bps(我们预计下降2bps)。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银行一季报超预期非但没有盘剥实体,反而在全力支持实体复苏:这个判断基于对一季报核心驱动因素的分析:
1)不良符合我们的预期,好于市场预期:1Q20零售资产质量承压,对公资产质量优异,两相抵消,不良整体表现超预期。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同时,银行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延期还款申请在监管框架下严格把控,既缓解了部分企业真实的临时性还款压力,又避免了“美化报表、延后暴露”的道德风险。归因分析显示,拨备对利润增长依然是负贡献,表明上市银行仍在继续夯实拨备基础,并未通过释放拨备维持利润增长,营收-信用成本关系保持健康可持续。
2)规模增长超预期:银行在资本金允许的范围内,以最大力度进行信贷投放,全力满足了实体融资需求。归因分析显示,规模增长是1Q20利润增长的最大正面因素。
3)息差缓降,基本符合预期:1Q20贷款利率显著下行,银行有效实现了让利实体,息差缓降的表现主要由负债成本下降驱动,“为银行减负、为实体让利并行”的逻辑持续印证。由此可见,银行的的确确在全力支持实体复苏,银行取得优异业绩和支持实体之间,并不矛盾。归因分析显示,1Q20息差缓慢下行,对利润增长是负贡献。
4)开源节流并举,成效显著:非息收入和成本管控均有正面贡献,一季度债市表现较好,贡献了交易性的非息收入,是为开源;银行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勒紧腰带,严控费用支出,压降成本收入比,是为节流。
请务必区分看待银行业和部分优秀银行,请正视部分优秀银行已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这一客观现实:
1)整体银行业的确受到了疫情的明显影响: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今年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率2.08%,较年初上升22bps,拨备覆盖率181%,较年初下降5个百分点,与上市银行一季报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bp、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3个百分点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因此,若要判断银行业整体是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我们认为上述银保监会数据给出了明确答案:整体银行业和实体经济一样,实实在在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和影响,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2)但请认识到优秀上市银行和整体银行业之间的巨大差距:上市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的佼佼者,而部分优秀的上市银行又是远好于上市银行整体的。上市银行尤其是其中优秀银行取得的优异成绩,是通过自身扎实的客户基础、审慎的风险管理、积极的信贷投放和出色的资产负债管理实现的,本次疫情是对其是否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一次检验。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积极支持实体这一大前提展开的,绝不是通过盘剥实体换来的。
3)对股票投资者而言,纠结银行业到底有没有反映疫情影响、到底该不该报优异的业绩毫无意义,正视银行之间的巨大差距,在上市银行这一行业佼佼者团体中,优中选优进行投资才是核心工作。
无需对未来资产质量过度焦虑,零售不良新生成主要集中在3月-5月上半月,对公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两相抵消后,预计整体不良生成率2Q20持平于1Q20、3Q20开始下降:
1)零售方面,由疫情导致的不良压力集中在3月-5月上半月,预计二季度零售不良生成率略高于一季度:疫情主要影响零售资产质量,今年2月和3月上旬,新增逾期大量生成。逾期60天后进不良,银行也会将部分不到60天的逾期提前降级为不良,因此,2月-3月上旬的新增逾期除后续恢复正常还款外,将于3月-5月上旬集中下迁至不良。据各家银行业绩会上披露,3月中开始,零售逾期新生成显著回落,至4月下旬已基本回落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因此,预计5月下旬开始,将不再有零售逾期集中下迁至不良的压力。
2)对公方面,低位运行的不良生成率持续对冲零售压力:基建、地产、大企业等银行对公信贷投放大户资产质量非常稳定,小微普惠投放目前正在持续上量。随着后续对公贷款投放进一步加码,在迅速做大分母的过程中,对公不良生成率保持低位是可以充分预期的。
3)不必放大贷款展期的影响,银行严把准入关和两个侧面印证:银行对受疫情影响进行的贷款展期申请把关非常严格,严格限定在疫情结束后具备恢复能力的企业,不必过度放大贷款展期规模和对不良的“美化”效果。侧面印证一:据银保监会披露,一季度全行业实施延期还款的中小微贷款本息8800多亿,占该类贷款比重7%,占全行业贷款比重仅0.6%。侧面印证二:据兴业银行披露,所有展期贷款均已纳入关注类科目,即便如此,1Q20关注类占比较年初仅上升29bps、规模较年初增长137亿元,约等于一个季度核销规模。
4)“资产质量现在好,未来就不好了”的观点并不可取。忽视各类资产不良表现的显著差异而过度放大局部影响,不深入分析展期因素的实操标准和具体规模,无视已经被业绩证伪的此前判断,一味将风险预期不断后移,本质上是一种研究工作的“懒政”!
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是降资产端利率,但息差是由资产和负债两端决定的:1Q20贷款投放规模再创历史记录,叠加LPR价格较年初30bps的降幅,1Q20息差表现本应较弱(利率下降叠加新投放贷款当季不收息),但实际表现却是韧性十足。息差是由资产和负债两端共同决定的,资产定价下行的同时(据央行披露,今年2月一般贷款利率已较去年8月LPR改革前下降了61bps),负债成本也在下行,1Q20 MLF利率较年初下降了30bps。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要求是降低贷款利率,而不是降低息差,在多管齐下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压力的背景下,贷款利率快速下行和息差缓慢下降并不矛盾,银行并不需要通过盘剥实体来维持自身合理的毛利率(即息差)水平,不必由于贷款利率下行趋势而对息差过度悲观。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上市银行息差同比下降5bps,缓慢下行趋势对营收影响非常有限。
请对未来中收趋势保持乐观:一季报各家银行手续费收入虽有分化,但行业整体表现一般,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信用卡刷卡消费量大幅下降。据各家行在业绩会上披露,随着复工复产进程深化,3月中下旬信用卡业务已开始明显复苏,部分银行4月信用卡刷卡消费量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基金代销、理财等业务表现较好,未来随着信用卡业务恢复常态,预计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将呈上行趋势。
资产规模增速预计保持强劲势头:受旺盛的对公信贷需求驱动,1Q20全行业信贷和社融投放创历史新高,上市银行的规模增长亦表现强劲。展望未来,伴随着各地稳增长项目的陆续推出,疫情消退后中小微企业和零售信贷需求的复苏,预计资产规模增速将保持一季度的强劲势头,这既会对营收形成有力支撑,也会对潜在不良产生明显的摊薄效应。
预计一季报是银行全年业绩低点,业绩靴子已经落地,几大压制因素陆续解除,看好银行板块估值提升:展望未来,预计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生成率二季度保持稳定、三季度开始下行,息差缓慢下行,规模增长保持强劲,手续费收入逐步恢复,预计全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净利润增速逐步上行,一季报是银行全年业绩的低点。自从疫情以来,压制银行的靴子正在陆续落地,已经落地的包括:国内疫情和复工复产拐点、“为银行减负、为实体让利并行”的监管态度、银行一季报业绩,已出现改善迹象、预计临近落地时点的最后一个重大靴子是海外疫情拐点。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0.74倍20年PB的历史低位,大部分估值压制因素已经解除,看好板块估值提升的前景。在所有靴子落地之前,预计板块行情主要围绕优秀个股展开,在所有靴子落地之后,预计板块将迎来一轮整体性估值提升机会。A股首推组合: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邮储银行;A股长期组合: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H股首推组合: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引发不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