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嘉宾:
饶微 (董事长兼总经理)
丁晨柳(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张蕾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业绩陈述
新产业专注IVD 25年,主要是化学发光免疫,公司目前建立了4大研发平台,在产品系列上有很好的竞争优势。产品线从仪器的小型化到大型化到高速化齐全;试剂产品布局中,在国内免疫诊断产品有一定优势;几年前布局了生化产品线,2020年又很大突破,公司生化分析仪会在2021年推向市场,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初选择了赛默飞和日立作为合作伙伴。
为支持销售,产业布局方面,目前一期和二期生产基地产能包括免疫仪器3000台,Maglumi X8 500台,配套试剂400万盒。根据生产需求已有三期生产基地规划,2020年正式开始建设,未来预计产能5000台,支撑未来5年需求。
2020H1业绩回顾
大型机X8推向市场,(2)新冠试剂获得首个CE认证后向海外销售,(3)流水线H1落地,下半年陆续推出,(4)2020/06股权激励计划。
国内业务
常规业务H1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营收4.51亿元,同降22.91%。公司H1推广中发现一二线三甲医院对高端机需求很高,公司加大X8等高端机推广。从经营结果看,X8和4000P销售占50%,2019年同期30%,大型机上半年明显增加,H1装机611台,三级医院客户明显增加,国内装机超过7400台。
海外业务
公司为首批获得CE认证厂家,多年布局产品线,出口到145个国家,实现近7000台的装机量。得益于新冠抗体试剂上半年2.74亿出口额,海外业务首次超国内,234.85%增长,海外业务增长突出。公司希望借此契机在欧美市场实现重点机型突破。
主要财务数据
2020上半年,实现营收9.7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41%;经营现金流净额4.2亿元,同增43%,良性销售。
应收账款略微下降,良性销售,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率3.43,较同期提升0.55,公司注重Receivable质量。
存货有大幅提升,考虑受疫情影响在关键零部件、原料方面会影响,因此原材料增加。
总体看,登陆科创板融资后经营良好,净资产增加53%。
营收
以试剂为主,2020H1收入7.3亿元,占比75%;仪器占比21%;配件4%;
国内销售占比47%,海外53%。海外同比增长235%。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占收入下降,一方面疫情推广受限,另一方面,海外销售人员二季度后不能出差,海外费用下降。管理费用同比上升,主要受二期基地投入使用影响。研发费用保持8%占比,近几年保持投入研发;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有影响,公司目前现金流良好,还有较大的理财收益。
股权激励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收入目标值30%,对公司高管、技术骨干412人实现激励计划。同时叠加对个人实行绩效考核方案,即公司层面考核+个人绩效考核=股票激励数量。
产品研发
目前公司产品线,8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26项配套试剂,生化分析仪4款及45项配套试剂。规划“储备一代,推出一代”。目前推出这一代包括X3小型机、X-MINI小型POCT,生化仪器C82021推出,测试速度1600测/h。公司持续保持在免疫方面优势。肿标和自免共35项,糖尿病、肝功14项。
Q1 公司上半年装机661台,高端机占总体一半,如何实现的?
5月12日完成创业板挂牌后,对X8销售政策调整,仪器销售与未来试剂销售数量挂钩。效果明显。预计2020年下半年效果会更好,目前才调整1个月左右。
Q2 剔除新冠2.74亿元的影响,海外常规项目增速也很快的原因?
海外销售,第一,经过多年市场推广,在亚太、欧洲、巴西、拉美重点推广,成效逐渐显现。第二,第一季度海外新冠影响很小,第二个季度开始显现,整体平均看,H1销售扣除新冠抗体试剂销售,仍然保持50%以上的增长。
Q3 2020H1装机比去年加快,其他公司也有明显加快,是否说明行业国产替代加速,三级医院占比提升?
由于新冠疫情,公司第一个拿到证书。各大医院有预期,试剂要尽快应用到筛查,现在看不出国产替代加速,预计年底会清晰。
Q4 公司毛利率上升哪方面带动?H1报表毛利92%,较去年提升1.8%。
综合毛利率同去年同期基本一致,但销售产品结构和国内外销售结构发生变化,过去国外20%,今年第一次国外占比突破50%。
海外在以前年度试剂销售占比50-60%,2020年试剂销售占比提升,新冠试剂的毛利率本身比较高。
未来,综合毛利随着试剂销售的扩大,总体会有所上升,但试剂已经平稳,在88-90%之间。
Q5 公司激励,未来利润是否会高于收入增长?
试剂毛利率扣除新冠干扰是稳定的,未来销售增长是否保持40%不确定,这取决于未来几年新冠试剂的销售。由于罗氏的加入,全球新冠销售价格下降,公司整体净利率基本不变。
Q6 公司推出新流水线,生化试剂方面计划?客户对公司流水线的评价?
公司布局较早,选择两家合作,赛默飞是开放式流水线的,在美国深入合作,第二,与日立的合作带日立生化008模块,这是全世界最快的生化模块。公司已经建立很好关系,研发、接口等工作2020H1已经完成,下半年会开始布局。
接受程度,赛默飞线以免疫为主,公司目前没有成熟的高速生化。
公司生化试剂45个,到2020年底这45个项目都会取得日立认证。
公司还有14个生化试剂项目陆续在2021年上市,未来将超过60项目,基本满足三级医院类型需求。
Q7 化学发光国产替代的天花板在哪里?
国产替代进口的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天花板一定超过50%,能否到70-80%不能确定,要看产品、项目、成本等
Q8 公司海外拿到注册证,国家越铺越广,公司近期注册了哪些国家,对国外收入增速的持续性判断?
第一,公司准备多年,现在进入很多国家,是化学发光进入最多的,目前主要是一些小国家。
第二,海外增速和占比确实越来越快,主要原因,第一,公司注册门槛达到,如巴西、印度等。第二,公司从中小终端到大终端,现在进入最后阶段,到大终端阶段,海外空间更大,现在化学发光免疫有很大优势。
Q9 公司经销代理体制扁平,没有总代理,不同于同行业,经销商购买严格,公司在渠道、装机方面是否会更激进?
肯定会,公司经销商体系和其他品牌有很大不同。原因
公司希望国产品牌性价比优势以最短链条传递到终端。
第二,推进,公司挂牌上在终端销售上确实有调整,与试剂消耗量挂钩。例如,使用试剂超过一定量会在机器上有优惠。原则上不直接投放机器。
Q10 2020年装机很好。公司2021-22单产的压力?装机很多后单台机器产出是否会下降?
公司与其他国产品牌差别。95%以上都是销售给代理商,销售后产权转移。过去没有把试剂消耗量和机器投放挂钩,机型也很多,平均单台试剂消耗比某些品牌低,接下来这个指标会快速提高,原因是X8高端机型与试剂量挂钩,不同于以前的政策。
此外,医院中术前八项在X8中有绝对优势,600测/h,接下来术前八项占比会迅速提升。
Q11 公司海外是否有考虑提升盈利能力,海外建厂?
公司先从中小机型占领市场,经过几年海外IVD逐渐有知名度,巴西、欧洲、中东、亚太市场大终端已经开始装公司的高端机,因此会提升。
化学发光不会海运,太慢,公司不会到海外设厂,保证品质是第一要务。
Q12 公司新冠试剂的平均售价,毛利率?2020下半年销售情况与H1相比?
新冠试剂价格是波动的,因为海外新冠抗体检测低,方法学很多,罗氏雅培都有试剂推出,市场情况在变化。毛利率比公司常规项目高,因此2020年毛利率较以往高1.8%。
海外市场变化很快,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在消极防御,经过早期恐慌,现在已经淡定,检不检测都无所谓了。
公司判断下半年市场很难,依据,第一,很多国家防御对策变化,医疗系统放弃检测很多,第二,新冠抗体价格变化,罗氏在低价竞争,第三,新冠年底是否能控制住。
Q13 2020H1试剂收入拆分?
整体扣除新冠抗体,没有太大变化。
Q14 公司三期基地建设投产计划?
2019年12月中开工,预计2022年在合适的时候投产,当前是2022年底。
Q15 竞争下,公司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第一,公司25年。
第二,持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机器,超高速发光仪上市就是例子。公司主力终端三甲对设备需求非常大,尤其免疫。
第三,试剂研发,2020H1已经有这些,陆续还会有几十个,为终端持续提供需要的检测项目。
第四,三级医院对流水线需求旺盛,公司赛默飞、日立两条线下半年陆续进入三级医院
第五,国产品牌的竞争格局,第一,发光免疫领域国产替代刚起步,蛋糕很大,市场容量足够。第二,新产业生物非常愿意与国产公司开展竞争。
Q16 公司后期体内扩充和并购规划?
公司目前聚焦发光免疫,生化已经布局,已经推广。预计2021年底超过60个。未来新领域的布局请关注公告。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