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英特尔发布二季度业绩,同时公司宣布7nm将推迟至22年末推出,并考虑将产品交由三方代工生产,其7nm制程GPU便将成为首款委外制造产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7月27日,工商时报报道称英特尔已经与台积电达成协议,预订了台积电明年18万片6nm芯片;5nm和3nm合作方案亦在沟通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与此同时,AMD将7、7+nm芯片的订单增加到20万片,而得益于Intel和AMD的订单,台积电2021年上半年先进制程产能将维持满载。
点评:
英特尔7nm产品再度推迟发布,先进制程IDM模式现瓶颈。英特尔在FY20Q2业绩会上表示7nm工艺进度落后6个月,预计在22年末出货首批7nm产品,与台积电3nm量产时间相近。英特尔10nm以及下产品推出的反复推迟反映了IDM模式在先进制程发展上的瓶颈。伴随着高昂的资本支出(5nm资本投入为14nm两倍以上)与制程升级的研发投入,英特尔以往的IDM优势或成制程演进上的瓶颈。
专业代工拉开门槛,逻辑芯片格局加速演化。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对手AMD目前已开始出货7nm的处理器芯片,而苹果也宣布将于年底推出基于ARM架构的自研Mac处理器;英伟达也在今年5月发布了7nm制程的Ampere图像处理器。短期来看,英特尔服务器仍是各大云计算厂商的首选;长期而言,ARM架构生态扩大及制程工艺升级的瓶颈或,将不断侵蚀公司的市场份额。
台积电7nm/5nm持续满载,英特尔有望带来2成增量营收。英特尔在业绩会上还表示将考虑使用第三方代工其首款7nm图像处理器,未来CPU也可能委外生产。我们判断,因三星5nm良率情况不明,故主要由台积电承接;预计英特尔GPU将采用台积电6nm制程,而CPU或在22H2起量。2019年英特尔整体销售成本为298亿美元(毛利率58.6%)。我们判断,若英特尔CPU制造完全委外,有望为台积电带来近2成的营收增量。由于英特尔产品推迟,AMD明年预计扩大处理器与图像处理器出货量,增加7/7+nm制程订单,从而导致台积电7nm/5nm制程持续满产。
投资建议:此次英特尔7nm推迟出货或标志其IDM模式的优势不再,未来或加大委外制造比例以追赶制程。我们持续看好“设计+代工”模式在先进制程的优势,建议关注在处理器及图像处理芯片高速增长的超微(AMD.O)、英伟达(NVDA.O),以及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N)。
风险提示:1)外力干扰技术设备与软件的使用;2)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疫情反复对供需两端的持续冲击。
7月27日,工商时报报道称英特尔已经与台积电达成协议,预订了台积电明年18万片6nm芯片;5nm和3nm合作方案亦在沟通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与此同时,AMD将7、7+nm芯片的订单增加到20万片,而得益于Intel和AMD的订单,台积电2021年上半年先进制程产能将维持满载。
点评:
英特尔7nm产品再度推迟发布,先进制程IDM模式现瓶颈。英特尔在FY20Q2业绩会上表示7nm工艺进度落后6个月,预计在22年末出货首批7nm产品,与台积电3nm量产时间相近。英特尔10nm以及下产品推出的反复推迟反映了IDM模式在先进制程发展上的瓶颈。伴随着高昂的资本支出(5nm资本投入为14nm两倍以上)与制程升级的研发投入,英特尔以往的IDM优势或成制程演进上的瓶颈。
专业代工拉开门槛,逻辑芯片格局加速演化。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对手AMD目前已开始出货7nm的处理器芯片,而苹果也宣布将于年底推出基于ARM架构的自研Mac处理器;英伟达也在今年5月发布了7nm制程的Ampere图像处理器。短期来看,英特尔服务器仍是各大云计算厂商的首选;长期而言,ARM架构生态扩大及制程工艺升级的瓶颈或,将不断侵蚀公司的市场份额。
台积电7nm/5nm持续满载,英特尔有望带来2成增量营收。英特尔在业绩会上还表示将考虑使用第三方代工其首款7nm图像处理器,未来CPU也可能委外生产。我们判断,因三星5nm良率情况不明,故主要由台积电承接;预计英特尔GPU将采用台积电6nm制程,而CPU或在22H2起量。2019年英特尔整体销售成本为298亿美元(毛利率58.6%)。我们判断,若英特尔CPU制造完全委外,有望为台积电带来近2成的营收增量。由于英特尔产品推迟,AMD明年预计扩大处理器与图像处理器出货量,增加7/7+nm制程订单,从而导致台积电7nm/5nm制程持续满产。
投资建议:此次英特尔7nm推迟出货或标志其IDM模式的优势不再,未来或加大委外制造比例以追赶制程。我们持续看好“设计+代工”模式在先进制程的优势,建议关注在处理器及图像处理芯片高速增长的超微(AMD.O)、英伟达(NVDA.O),以及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N)。
风险提示:1)外力干扰技术设备与软件的使用;2)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疫情反复对供需两端的持续冲击。